漫步東市場‧嘉義 ~2025 FUN
早起逛市場,是小時候和媽媽週日買菜的印象,有了相機後,反而很少拿相機去拍市場裡的人事物,其實,一直都很想拍市場裡忙碌的市集攤販、努力的叫賣身影、堆疊得很有美感的貨品。
參加青輔會與洪雅書房協辦的嘉義舊監人文行動營後,透過余國信大哥的解說,讓我們認識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嘉義東市場,也因為余大哥與市場裡的許多攤販熟識,能更近距離接觸到各家攤販,與攤販主人話家常,吃到市場裡的傳統小吃,這些,都是那天早上的收穫。
從1910年開始,嘉義東市場便開始營業,目前還可以看到傳統木造建築市場的外觀,是嘉義僅存的傳統木造市場,歷經1941年的地震、1963年和1978年的火災,1987年決定以水泥進行市場本體的增建,幸虧仍保留木造結構,尤其是挑高的市場空間,更讓人覺得和一般市場不一樣到。各式各樣的攤販都有,菜色齊全,想買什麼這裡都買得到。
東市場的木造結構外觀。
挑高的空間設計。
利用錨接的方式解決大跨距的需求。
繩子是為了懸掛肉品用。
竹編夾泥牆。
市場附近的老藥房。
也有服飾精品。
這家高家春捲皮很有名,是純手工製作的春捲皮,熱情的老闆和老闆娘請我們試吃剛做好的春捲皮,真的很有彈性,單吃就很美味,清明節時生意很好,余大哥推薦的是春捲,很大一捲,一捲40元,感覺吃一個就很飽了,我們沒有買來吃,因為剛吃完早餐,肚子還不餓。
每天手工製作春捲皮的老闆,雙手都練出肌肉來了。
這家湯圓也是余大哥推薦的,另外還推薦附近的楊桃汽水、龍骨髓湯和排骨酥湯,喜歡市場小吃的人千萬別錯過了。
賣魚的攤販集中在一起。
也有賣肉脯肉干的。
台灣本地牛肉也有。
羊肉、豬肉….
逛到一半時,余大哥還帶我們參觀雙忠廟,建於清康熙28年,是嘉義最早建造的漢人廟,故有人稱此為嘉義第一廟。
一般看到的龍柱多為石雕,雙忠廟是磨石子羅金龍柱,很獨特。
主祀張巡和許遠兩位元帥,及元帥夫人,還有副將雷萬春及萬薺雲將軍,是台灣少數供奉歷史人物的廟宇,張巡和許遠是平定唐朝安祿山之亂的元帥功臣,廟宇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。
看完雙忠廟,又繼逛東市場,逛的是果菜區、醬菜區和海鮮區。
這攤專賣”水發”的。阿根廷魷魚泡水後真的很大,現場看到還真是讓我們嚇一跳。
這裡臨近雙忠廟和城隍廟,拜拜用品也很多。
《關於 嘉義東市場》
地址:嘉義市忠孝路和光彩街口,也可以由城隍廟旁進去東市場。
東市這甜湯確實很不錯
不會比民國路的劉湯圓遜色,冬天早上在市場有幾家現炸的油條老店 拎一條配綜合湯圓很棒~它的桂圓甜米糕現在很少見到,龍眼乾與糯米蒸出 是道地古早味(台南江水號則是米糕粥的做法)
東市筒仔米糕走味太多
只推薦買乾的炸排骨啃
米糕或湯看看就好 往日
的味道確定不在了。
東市的牛雜或許無法和台
南、善化的相比.不過都是本土牛 若到嘉義很想吃碗牛湯 倒是可以一試。
若還有機會到東市場 別錯過了甜湯(夏天
它做米台目 粉條)它的糖水用數種糖炒過 香氣非常引人甘做螞蟻 就算只買糖水回家煮甜點也值得~
雙忠廟右手邊是攤無
招牌的小吃 其滷肉飯 很類似台南的肉燥飯 若想吃切丁塊的滷肉飯搭配
店家自己做的酸菜~廟旁這攤就來一碗吧。
版主回覆:(12/20/2009 02:01:41 PM)
太專業~太強大了~先筆記!米糕狂有沒有自己的blog呀~拜讀~拜讀~
慚愧~
東市場小時後也常去
很多攤商都是回憶
但歷史建築卻是一無所知~真想快快回家,好好欣賞
版主回覆:(12/22/2009 12:49:41 AM)
我們也是經由洪雅書房辦的活動才知道這裡~呵呵^^
我也是在嘉義住了20幾年卻沒注意過這些~反倒是移居台南才開始懂得欣賞在地文化~改天回嘉義也要好好體驗一番~!
版主回覆:(12/25/2009 01:00:34 AM)
嘉義和台南都是充滿歷史的地方,隨處逛逛,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呀^^ 謝謝Black來訪喔^^
東市場湯圓現在搬到興業西路了~
版主回覆:(12/27/2009 02:36:59 PM)
很謝謝您的新店址告知唷~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