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FUN ~烏腳病醫療紀念館‧台南北門
台南縣北門鄉的烏腳病醫療紀念館,是在此行醫半世紀王金河醫師的診所,
之所以要在此建紀念館,是為了感念他在金河診所為當地病患的付出,
台南西南沿海曾流行烏腳病,尤其是北門、學甲、布袋、義竹等鄉鎮,
烏腳病是一種流行性的下肢周邊血管疾病,烏腳病大流行後,
專家學者研究發現,是因為沿海地區的民眾喝含過量鉮的深井水而導致此病流行,
雙腳潰爛、生蛆發臭是常見病狀,必須截肢以免蔓延至其他身體器官。
王金河醫師為了協助開拓北門教會,在參訪北門時發現了這些嚴重病例,
和芥菜種會的孫理蓮女士在1960年開設金河診所,免費看治烏腳病病人,
王金河醫師出力、芥菜種會出錢,遠在埔里的謝緯醫師也每週來北門一趟為病患動截肢手術,
王金河、孫理蓮和謝緯便成為醫治北門烏腳病的鐵三角,幫助在地人遠離疾病的不適,
王金河醫師背行動不便的病人換藥、幫病人挑出骨肉中的蛆蟲也從未抱怨,
醫師娘王毛碧梅女士每天幫病患準備三餐,帶他們唱詩歌、禱告,讓他們精神得到寧靜,
遇到無力準備喪事的家屬,王金河醫師自己動釘棺木、找墓地、和教會義工幫忙下葬,
1963年商請政府和芥菜種會成立了手工藝訓練中心,由其夫人王毛碧梅女士協助已截肢的民眾有一技之長,
因烏腳病屢被報章披露,當時的蔣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時也多次造訪巡視,
1977年在北門成立烏腳病防治中心,收容烏腳病的病患,1984年金河診所完成階段性任務,功成身退。
王金河醫師及其夫人的醫療事蹟,在1963年和1967年獲全國好人好事表揚,
1993年獲頒賴和醫療獎,1995年獲頒台灣省醫師公會特殊貢獻獎,
1997年得到台灣第七屆醫療貢獻獎,1997年李登輝總統頒”仁醫濟世”匾額,
2007年陳水扁總統頒”三等景星動章”表彰其對烏腳病的奉獻,紀念館也在2007年8月18日開啟,
期許愛的事蹟讓更多人知道,讓大家都能分享愛、付出愛。
來在這裡,看約15-20分鐘的紀錄片,再聽當時任金河診所護士的館長分享當時的點滴,
真的會忍不住鼻酸掉淚,就連館長回想當年金河診所的情況都說著說著掉眼淚,
這是見證一段北門的醫療史,也讓人感受到愛的確無遠弗屆,感念這些人的付出與奉獻。
看到這篇剪報更讓我們佩服,”因為是甘願付出,所以真心歡喜”,王金河醫師在紀錄片中說在這些付出的過程中不覺得辛苦,
反而愈做愈高興,這些獲獎的人不禁自笑說,能來領獎的人都是傻瓜,很多人不解他們為何甘心付出,但付出的人卻因付出而滿心歡喜,
這段話深刻在我們的心裡。
當時的手術室十分簡陋,在文字介紹的後方,是一瓶瓶截肢下來的腳,怕大家看了不舒服就沒拍了,
保留用藥和病歷,就連為病患截肢都相當不捨,不捨的文字也讓人覺得很感動。
逢假日就有一車一車的遊覽車到此參觀,像我們這樣的散客就坐在他們其中看影片、聽導覽,
這裡還有cd、T恤、資料,依各人心意將金額投至奉獻箱,只不過大概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免費的,
大量拿取,造成基金會的虧損,其實可以把製作的工本費標於上頭,拿取的人投奉獻箱時也較有依歸,
館長就不用對每個拿取的遊客說明這些事情…^^
《關於 烏腳病紀念館》
地址:台南縣北門鄉永隆村27號
電話:06-7862012
時間:8:00~17:00
您好, 我是一位高三生。最近在做有關流行病的報告,我們這組專題為烏腳病。在查資料時發現您的網站,看見您參訪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事多麼地細心。照片中的影像帶給我的衝擊是大的,因此我想拜託您大方地將這些照片寄給我,我會將它放在我的報告上,讓更多的人認識烏腳病及其背後付出的人。也盼望有一天我能親走訪。
版主回覆:(09/29/2010 07:43:55 AM)
您好~照片若要引用~請註明出處~謝謝喔 ^_^
過年時走了一趟北門,也去了烏腳病院,很幸運的遇到了王醫師的女兒,本來是王醫師要出來親自和大家見面,但是因為年事已高,家人希望他好好休息,和王醫師的女兒聊天時,那心情是很激動的,而且也很感動。現在的烏腳病院給我的感覺,是很溫暖的,因為充滿了愛
版主回覆:(03/29/2009 03:30:20 PM)
謝謝lshuyil大來訪~我們也好敬佩王醫師喔~真是人性光輝的典範,看著紀念館的影片~心中波濤不斷,真的很景仰他呢! ^_^